2025-02-10
财务顾问江先生微给我一条短视频。视频分享了日本长谷川和广所著《萧条中的生存智慧》及经济学家辜朝明(Richard C.Koo)关于应对经济大萧条的警句。
江先生提示我四个字:文学经济。
之前除了李骁的短视频,我很少打开短视频。这个短视频是财务顾问推荐给我看的,我便仔细看了。根据江先生的提示,我仔细阅看了视频,视频中萧条中闷声赚钱的行业这一页,列出了6个行业,其中“文学经济”系其列举的第三个在萧条中闷声赚钱的行业。为什么文学经济在经济大萧条时能闷声赚钱?短视频给出的理由是:阅读可以抚慰失业者的心灵。
我微信回复江先生:文学,舞台艺术都能抚慰人的心灵。
文艺经济!
细分到我熟悉的行业,我的思路跳跃到:演艺经济。
我用“经济萧条演艺兴”在网上搜,满网都是《经济低迷,为什么演唱会市场如此火爆?》《演艺经济成为提振时尚消费的关键力量》之类的文字。可见经济萧条演艺兴已成公众共识。
我懂了:江先生为什么把这个短视频推荐给我看。
文学的确可以抚慰心灵。38年前的夏天我遇到一件极不公正的事,好长时间心头都很郁闷。秋天我阅读了卢梭的《一个孤独者的漫步遐想》,沉结在心头的郁闷便渐渐稀释了。很快,我便朝气蓬勃地投入了学习和工作。
演艺较之文学,受众更广大。好的演艺作品对人类心灵的抚慰,乃至疗愈功效更明显,更强劲。2014年,我和一位省会城市的官员偶遇。这位官员告诉我:为了儿子心理治愈,他经常安排时间带儿子到大都市观赏话剧。
演艺业内也早已发现演艺对受众的疗愈功能。一些编剧、导演创作了治愈系舞台剧作品。其实,所有的优秀文艺作品,无论文学、戏剧、电影、音乐、绘画都诉诸于人的心灵。都能让人的心身更加健康。只是演艺对人的感官、心灵的冲击可能更直接,更强烈。
2023年某天,我在书面描述未来发展时,把演艺归于大健康范畴。何为健康?国际卫生组织和国际学界都视心理健康,精神健康为健康的重要部份。没人会把一个长相英俊,四肢健硕但常到洗手间偷窥异性的人视为健康的人。
短视频说文学可以抚慰失业者的心灵。其实,经济萧条给人类心灵带来的创伤,不限于失业者群体,企业家,上班族,社会管理者……所有人的情绪都会受经济萧条影响,所有人的心灵都需要抚慰。当然,这只是“经济萧条演艺兴”的一个视角的解读。
无论“经济萧条演艺兴”有多少原因,世界多国演艺兴起的历程都证明了此言不虚、不谬。韩国演艺的发展尤其证明了“经济萧条演艺兴”确属真理。
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东亚大部分地区,韩国现代集团的副总裁都到餐厅做服务生了。可能因为需要抚慰的心灵太多,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正式提出了“文化立国”的发展战略,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,促进经济振兴。韩国演艺从此逐步勃兴。此后的二十余年,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两倍,音乐剧市场规模却暴增三四十倍,在2022年达到了3500亿至4000亿韩元,在整个演出行业(不含演唱会)中占到75%以上的比例(韩国舞台演出的市场规模为5000多亿)。剧场已经成为韩国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大国其实也不例外。
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调研测算,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(不含娱乐场所演出)场次48.84万场,同比增长10.85%;票房收入579.54亿元,同比增长15.37%。两项增长都高于GDP 5%的增幅。
上海作为全国演艺最旺的城市表现更佳。
据某媒体报道:2024年11月1日,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朱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,2024年前三季度,上海营业性演出市场表现强劲,共举办演出4.24万场,吸引观众1877万人次,票房收入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额。央广网进一步报道,上半年上海演出市场实现票房收入20.1亿元,同比增长141.6%。
请阅者注意:同比增长141.6%!
2024年,还有哪个行业营收有这么高的增幅?
当然,就演艺在全球的影响力而言,对照韩国,我们仍然惭愧。好在现在正是中国演艺开始勃兴的时期……看看下面这张照片,看看不畏寒冬的音乐剧观众……信心油然而生!
读了我边走边想的上述思考,看官如有与我相同的看法或不同的看法,请留言表达。如果看官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我的思考,请转发、在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