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过分贩卖焦虑”“带节奏”?电视剧要遵循创作规律

2022-05-01

       近日,热播剧《亲爱的小孩》收官。#亲爱的小孩#微博阅读量高达12.6亿,电视剧相关话题热搜频现,该剧连续多日居豆瓣榜单第一,人民网、光明网等媒体纷纷下场评论。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剧为何赢得如此高的热度,又为何引发观众两极化的评价?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将走向何方,怎样才能打造出优质内容,值得每位创作者和观众思考。

       真实,是观众对这部剧的第一印象。婚姻危机、生育痛苦、婆媳关系、伦理困境等一系列现实问题,在这部剧中“赤裸裸”地展现出来,尤其引发育龄女性的强烈共鸣,大家直呼“感同身受”,也有很多网友表示“这哪是电视剧,简直是纪录片”。然而,也有部分观众认为“剧情越看越狗血”“过分贩卖焦虑”“只表现一方辛苦的剧都是带节奏”。4月12日,人民网发文批《亲爱的小孩》“贩卖焦虑”,要适可而止,引发网民热议。

       真实还是狗血,是反映现实还是贩卖焦虑,围绕该剧的讨论层出不穷,而这也恰恰点出了这部剧的可贵之处和致命不足。的确,将国产家庭剧拍得如此写实,打破观众心中的美好滤镜,勇敢完整地呈现真实生活百态,比起与现实脱节、“玛丽苏”式剧情的影视剧,《亲爱的小孩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。

       可观众的砖头不是无缘无故拍来的。《亲爱的小孩》前期铺垫的种种,击中人心的痛点,之后并没有完整地交代后续发展,而是将很多话题搁置,没有进一步深挖,反而跌入了温情和解的俗套,草草收尾。利用观众对话题的关注度简单拼凑故事情节,难免会被指“贩卖焦虑”,现实的焦虑不是不可以被抽出、放大,而是不应该利用焦虑匆匆吸引完观众,便戛然而止,缺少深刻、细腻、更加直中要害的剖析和反思。

       管中窥豹。割裂的故事情节、密集的矛盾冲突、过多社会热点话题的拼凑,近年来,很多影视剧也多少踩中了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致命问题——忽略了创作本身以及艺术规律,以致出现影视剧长居热搜,但口碑和质量却上不去的现象。甚至出现有些影视剧为了追求所谓的流量和热度,在剧本创作时就加入一些“热搜元素”,以期迎合受众的喜欢。

       殊不知,这种聚焦结果、忽略实质的做法是本末倒置,在此理念指引下很难做出精品。这些看起来“热搜感”极强的台词和情节,反而影响了剧情本身的内在逻辑。在《亲爱的小孩》里被很多网友斥为“狗血”的支线桥段也是轮番上演,肖路酒醉酿大错、小三怒闯周岁席、同学聚会鸿门宴等贡献了诸多“抖音爆款片段”,甚至有网友称“靠着热搜刷完了整部剧”。违背创作本身的初衷,仅仅为了追求现实感和吸睛而制造出的内容,是无法经受住观众持久的考验的,也难以在电视剧市场稳住脚跟。

       当然,不可否认《亲爱的小孩》在选题和呈现上的勇敢与大胆,也成为它在近期国产剧中能脱颖而出的原因所在。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想要成功,最终还是要回归创作所需要的独立性、原创性。不能一味地迎合市场,不必刻意地制造热搜片段,只有让创作回到生活本身,遵循艺术创作规律,才能使影视作品回归有机良性的发展,自然也会收获好的结果。


0.082600s
首页
栏目
个人中心